博客
关于我
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快点击我
网络基础
阅读量:7029 次
发布时间:2019-06-28

本文共 782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2 分钟。

1、什么是互联网协议及为何要有互联网协议?

互联网协议即Internet Protocol,是指为实现在一个相互连接的网络系统上从一个源到一个目的地传输比特数据包(互联网数据包)所提供必要功能的协议。其中并没有增加端到端数据可靠性机制、流量控制机制、排序机制或者其它在端到端协议常见的功能机制。互联网协议可在其支持的网络上提供相应服务,实现多种类型和品质的服务。它可以将应用程序的信息转换为网络可以传输的数据包

为何要有互联网协议(IP):因为协议是用来描述进程之间信息交换数据时的规则术语。在计算机网络中,两个相互通信的实体处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其上的两个进程相互通信,需要通过交换信息来协调它们的动作和达到同步,而信息的交换必须按照预先共同约定好的过程进行。

2、osi五层模型

从下层至上层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3、用户上网流程

1)、以浏览www.baidu.com为例,用户输入域名www.baidu.com,相当于向根域名服务器发起一个请求,根域名服务器根据本地域名缓存或从根域名数据库查找域名www.baidu.com对应IP,由于一个域名对应多个IP,根域名服务器指定用户所在位置最近的IP,实现用户上网,主机向本地域名服务器的查询一般都是采用递归查询,本地域名服务器向根域名服务器的查询的迭代查询。

2)、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送信息的过程(以QQ为例),用户A和用户B进行通信,用户A发出信息的流程是:应用层-传输层(UDP,端口对端口的通信)-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物理层(0和1的机器代码),用户B收到信息的流程是物理层(0和1的机器代码)-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网络层-传输层(UDP)-应用层。

 

转载于:https://www.cnblogs.com/bingabcd/p/6544320.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MSSQL 调用 .net 代码
查看>>
设计模式系列——单例模式 享元模式
查看>>
Web.xml详解(转)
查看>>
二分查找系列
查看>>
The Clocks
查看>>
Face++接口封装
查看>>
ScrewTurn Wiki各种问题解决方法.
查看>>
idea编译时JDK版本变化
查看>>
free命令详解
查看>>
MongoDB整理笔记のCapped Collection
查看>>
Codeforces Round #165 (Div. 2) B - Multithreading
查看>>
修正 FreeBSD 字体锯齿问题
查看>>
刚刚搬家,感觉这里还有些不熟悉,为什么cppblog的登录不了呢?郁闷
查看>>
Portal-Basic Java Web 应用开发框架:应用篇(九) —— 多入口 Action
查看>>
第三个Sprint冲刺第十天
查看>>
在写项目软件知识树的需求规格说明书后的一些个人所想
查看>>
[OpenStack] OpenStack Essex - Dashboard 安装部署详解
查看>>
service 服务
查看>>
[翻译]通往t - sql的阶梯:超越基本级别2:编写子查询
查看>>
最优化 梯度 海塞矩阵
查看>>